首页  >  品盛新闻  >  新闻详情
品盛新闻 新闻速递
处理好十大关系 持续推进执行工作高水平发展
2019年9月11日
处理好十大关系 持续推进执行工作高水平发展
 
□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张学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切实解决执行难,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切实解决执行难”,也被列为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任务之一。在辽宁省委及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三级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部署要求,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砥砺奋进、全力攻坚,如期实现了“基本解决执行难”既定目标,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维护了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赢得了民心和掌声。解决执行难工作已经成为辽宁法院的一张靓丽名片和品牌性工作,成为社会认可度最高的拳头性司法产品,我们必须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进姿态,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实,把各项措施落得更准,把各种力量凝聚得更好,持续推进执行工作高水平发展。就辽宁法院来说,在当前处理好以下关系是极为重要的。

 处理好进入新阶段与面临新压力的关系。解决执行难进入了新阶段,这是不争的事实。进入新阶段,对辽宁法院来说是一个什么形势?当然有机遇、有优势,但从近一个时期的工作情况来看,执行工作面临的挑战更多、压力更大。这其中既有老压力,也有新压力,更有新老相互叠加的压力。对此,我们的头脑要特别的清醒。如若稍不留心、稍不用心、麻痹大意,就会出现前功尽弃、重蹈覆辙的危险。全省法院必须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担当精神,不松懈、不动摇,盯紧目标、盯住指标,看清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压力、新挑战,想尽一切办法增压力、添动力、聚合力,继续打一场英勇顽强的“辽沈战役”。

 处理好持续攻坚破难与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关系。今年是特殊之年,大事多、喜事多,难事、急事和风险也多。对此,我们既不能畏首畏尾、心有余悸,以此减弱执行攻坚的力度,同时也要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既要继续保持攻坚力度、破难硬度,用足用好法律赋予的各项强制执行措施,不能有丝毫的消极和懈怠,又要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尽量避免重大风险和意外事件的发生。当前要持续开展好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活动,将风险点和隐患处一个一个地找出来、研究透,逐个制定预案,切实防范化解,做到无盲区、无死角、全覆盖,把工作真正做实做细做到位。要加强执行领域的舆论引导和舆情应对工作,认真落实“三同步”原则,一旦出现舆情和不测,要立即启动预案,做到舆情有效应对、矛盾及时化解、问题妥善解决,全力保持解决执行难工作的平稳有序。

 处理好落实长效机制与适时开展专项行动的关系。三年的“基本解决执行难”攻下来以后,如何防懈怠、防反复,保持持续性,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防懈怠、防反复,保持持续性,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是根本之策,但也需辅之以必要的专项行动。长效机制建设,就是在总结“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经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制度规范加以固化,将行之有效的方法、模式、措施、流程实现常态化,从而促进执行工作持续稳定高水平发展。长效机制是稳招、长效药,是治本之法;执行专项行动是针对特殊类型、特定范围和有针对性需求集中开展的特殊行动。它的特点是,周期短、针对性强、解决问题快,是对常态化执行工作的有益补充,是狠招、猛药,是治标之法,治标的目的也在于治本。所以,在今后的执行攻坚过程中,要处理好落实长效机制与适时开展专项行动的关系,既要着眼于长效机制,也要适时开展很有针对性的专项行动,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全面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十个方面的工作机制,努力做到执行工作持续、规范、有序、有效;同时要继续用好“猎赖”“利剑”“闪电”“雷霆”“子夜”“破晓”等行之有效的做法。通过专项行动,主攻重点、突破难点,为实现长效机制开路搭桥,做到既有长招,也有狠招。

 处理好面上整体推进与个案难案突破的关系。解决执行难是一场涉及全局性、战略性的战役,需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打整体战、协同战。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全省法院及法院各个部门,都要克服狭隘的单位、部门利益,切实做到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助力。省高院执行局要充分发挥在全省层面的牵头抓总作用,坚持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管理,做到整体推进、协调推进、有序推进。各中级、基层法院要强化全省法院“一盘棋”思想,做到步调一致、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做到一个也能不少、一个也不能掉队、一个也不能落下来。打整体战、协同战重要,而打整体战、协同战的着力点、主攻点还是要落在一个个个案难案的攻坚上。一个个个案难案攻不下来,打整体战、协同战就成了一句空话。这就像打仗一样,一个个山头攻不下来,打胜仗肯定会落空。全省法院都要把攻坚的立足点放在抓个案、攻难案上,对一个个案件进行个性化的研究分析,明确具体责任人和攻克时限,紧盯盯紧,坚决把它攻下来。一个个个案难案把它攻下来,最终获得的是整体性胜利。毛泽东同志曾说:“打仗只能一仗一仗地打,敌人只能一部分一部分地消灭”,“我们在战略上藐视吃饭,这顿饭我们能够吃下去。但是具体地吃,却是一口口地吃的,你不可能把一桌酒席一口吞下去。这叫作各个解决,军事书上叫作各个击破”。因此,“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在战略上要谋全局,在战术上要盯个案,就像精准脱贫一样,实行精准执行。精准执行就是要一个一个案件去盯,一个一个“钉子案”去敲、一个一个“骨头案”去啃,用个案攻破的实际执行成果提升整体执行工作水平,再以整体工作水平提高所形成的工作优势反过来促进个案难案的突破。

 处理好清理积案与出清新案的关系。长期以来,执行积案一直是形成执行难和社会诟病的顽疾烂疮。各级领导很关注,人民群众不满意。在“基本解决执行难”的过程中,特别是去年,我们集中时间和精力,清理了很多历史积案。清理积案重要,出清新案更重要。全省法院要把握解决执行难工作进入新阶段的新要求,对今年的新案来一次全面的排查、全面的出清,除非有法定事由和特殊又特殊的情况外,不允许使今年的新案再形成积案,坚决防止“前清后积”“边清边积”。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快办案节奏,集中力量化解难中之难、硬中之硬的“骨头案”。

 处理好充分信任与有效监督制约的关系。“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的实践证明,全省法院广大执行干警是一支敢打硬拼、值得信赖的队伍。在今后的执行攻坚过程中,必须紧紧依靠这支队伍,充分信任这支队伍,该放权的也一定要放到位,确保执行工作各节点流转顺畅,防止推诿扯皮情况的发生。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权力的本质具有无限的扩张性和排他性,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因此,放权不能放任,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各级法院要进一步完善对执行权的监督制约机制,通过监督和制约,努力实现谁也不想搞名堂、想搞名堂也搞不了名堂、“申请执行不用找关系”。加强监督制约,完善内部制度机制是基础。要借力信息化强大力量,强化流程管理,大力推进执行案件网上办理和节点管控,严格执行案件网上流转、网上审批,规范流程节点信息录入,将执行管理触角从结果延伸至全过程,实现管人、管案、管事有机统一。要坚持“刀刃向内”,强化对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以及乱执行的督促检查,做到依法、公正、文明执行。要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对所有执行案件实行“案对案、点对点、人对人”管理,将执行权关进制度的“铁笼”。我们还要自觉接受党的组织监督、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以及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的监督,促进执行权公正规范运行。

 处理好自我感受与社会评价的关系。攻坚执行难是特殊而艰巨的任务,找不到感觉不行。找到感觉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动力。这对激励斗志、勇往直前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我感觉重要,社会评价更重要。解决执行难的成效如何,最终要看社会的评价,最根本的还是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认可度和获得感。因此,全省法院都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要求,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和案件执行的实际效果,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不断提升认可度、满意度。要着力于提高生效裁判文书自动履行率、实际执结率、执结标的到位率等,采取一切有效手段,最大限度实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即便是因为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等客观障碍一时无法执行或无法完全执行到位,也能向当事人作出一个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的解释说明,以取得理解、赢得支持。

 处理好领导率先垂范与广泛凝聚力量的关系。推进解决执行难,关键在领导。各级法院的“一把手”,必须自觉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做到执行工作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督办,确保一把手抓、抓一把手。执行局长在推进解决执行难工作中处于关键地位,不仅要亲自抓、敢负责、敢担当,还要对执行局的整体工作状况了如指掌,对重点案件烂熟于心,对存在的问题绝不放过,牢牢把握推进工作的主动权。其他相关领导要各领其责、各负其责、各尽其责。在解决好领导率先垂范以后,广泛凝聚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就显得特别重要。解决执行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关乎全局的大事,仅靠执行局的单打独斗是不够的。要科学整合上下级法院的有生力量,大力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充分发挥执行指挥中心在“三统一”中的枢纽地位作用。要整合好法院各部门的力量,完善立审执协调配合、“执转破”衔接等工作机制,形成强大的内部合力。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政治优势,想方设法调动各联动单位参与、支持、配合解决执行难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共治”合力。

 处理好扎实苦干与营造氛围的关系。解决执行难,最需要真抓实干、扎实苦干,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和马虎。全省法院要继续发扬在“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过程中形成的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顽强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决防止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现象的出现,绝不允许掺杂质、搞水分情况的发生。同时,要进一步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尽最大努力赢得社会的了解、理解和支持。要将执行宣传纳入法院整体工作统筹考虑,传播执行好声音、讲好执行好故事,打造全媒体发力的舆论氛围,使执行工作有声有威有势,让人民群众可视可闻可感,不断提升执行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处理好精神激励与强化各项保障的关系。气可鼓,不可泄。继续解决执行难,最需要的是精神斗志、鼓励加压。“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如期实现后,社会各界最担心的是出现精神不振、松劲懈怠、工作放松的情况。全省法院要通过表彰奖励、典型宣传等多种方式和途径,鼓足执行干警的精气神,激发执行的内生力,凝聚起无坚不摧、无难不克的强大力量。同时,要搞好各项保障服务工作,在保障服务上做到应为尽为、竭尽全力。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执行团队新模式,补足执行力量,切实提升执行干警的素质能力。要健全执行干警职业保障制度,政治上多关心、工作上多支持、生活上多保障,认真落实带薪休假、调休轮休、心理疏导等机制,提高执行干警的职业尊荣感和归属感。

 实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光荣而艰巨、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向着“切实解决执行难”的目标勠力奋进,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执行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