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盛新闻  >  新闻详情
品盛新闻 新闻速递
仙居 助推民企发展之“最”
2019年7月31日
仙居 助推民企发展之“最”
 
□ 本报记者 余建华 本报通讯员 王先富 张茹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仙居法院在仙居县经济开发区成立企业服务站,每天派驻一名干警驻站。图为驻站法官在调解纠纷。 张茹颖 摄

    浙江省仙居县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民营经济占全县经济总量的99.5%。近年来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和国际经济下行的影响,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一个小的打击就可能让一家企业破产。新形势下如何以务实管用的司法服务民营企业发展?仙居县人民法院不断探索创新,坚持“善意执行”理念,通过“蓄水养鱼”最大限度保障各方利益。2018年以来,该院受理被执行人为民营企业执行案件1913件,执结1735件,结案标的额1.48亿元。

    最高限度保障企业生产

    5月27日,仙居法院执行干警专程赶到下各镇创新工业园区回访,当看到工人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欣慰地笑了。谁能想到,几个月前,厂房内的几家工艺品厂还面临着倒闭的困境。

    王某是其中一家工艺品厂的老板,由于生产规模不大,他便在创新工业园区内一汽车零件厂的厂房内租了一层楼,用于日常生产经营。7000多平方米的厂房里,像王某这样的工艺品厂还有5家,租期都到2019年年底止。

    然而,该汽车零件厂为了从银行贷得货款,早在王某租赁之前,就已将厂房抵押给了银行,之后由于资金链断裂,还不上贷款,被银行告上了法庭。2017年5月,仙居法院判决汽车零件厂偿还银行本金及利息200余万元。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很快查询到,该汽车零件厂名下不但没有资金,还负债600余万元,其中一个合伙人作为被告在法院甚至有100多个案件,欠款2000余万元。于是,执行干警决定依法对该汽车零部件厂的厂房进行查封拍卖。

    然而,查封遭到了厂房内六家工艺品厂的强烈反对。原来,这六家工厂为了生产经营,购置了许多大型机器,不但这些机器的搬迁费用极高,而且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合适的厂房。工厂面临停产,损失高达百万,这是这些小工厂难以承受的。

    一边是6家工艺品厂的存亡,一边是汽车零件厂欠下的贷款,为了保障各方利益,执行干警多次组织调解。最终,6位租户每人自愿将未支付的一年半租金提高20%,先偿还银行贷款,法院则对厂房进行带租拍卖,要求竞拍者履行租赁合同,保障6家工艺品厂一年半的租赁时间。

    在多方努力之下,2018年底,厂房成功拍得1600余万元,这起执行案件画上圆满句号,6家岌岌可危的小微企业也得以重获新生。

    这是仙居法院在推进解决执行难工作中,护航民营经济、服务发展大局的一个生动案例。2018年,仙居法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4个实施意见共58条具体措施,秉持“谦抑、审慎、善意”的司法理念,妥善处理民营企业涉诉执行案件1913件,审慎采用查封、冻结、扣押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民营企业的负面影响,精准发力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最大程度实现企业价值

    今年4月16日,在仙居法院刚刚结束的一场司法网络拍卖上,竞争异常激烈。经过180轮出价、160次延时,位于仙居县工艺品城占地6.5亩的房产以1450万元成交,比评估价整整高出855.5万元。

    这块厂房属于仙居县某工艺品公司的一部分。该公司由于经营不善,负债累计达1.2亿元,仙居法院决定对其厂房依法进行司法拍卖。

    厂房占地28亩,建筑面积有2万多平方米。凭以往的经验,这样大体量的房产拍卖很可能出现流拍,或者拍不出理想的价格。承办法官有一个大胆设想,当地民营小微企业工业用房异常紧张,供应相当紧俏,如果把房产分成几部分拍卖,是不是能得出1+1>2的效果?

    于是,承办法官先后与园区管委会和国土局反复沟通,探讨这个方案的可行性,了解政策是否允许、转户办证是否存在困难。同时对厂房内的建筑进行详细摸底,确保分块的土地和建筑之间没有关联。经过一个月的反复磋商,最终决定将厂房分成三部分拍卖。

    为了提高成交率和溢价率,该院还选择对三块厂房进行错峰拍卖,分别在今年1月、2月和4月推出拍品。最终,三个拍品不负众望,以总价7160万元的高价成交,比该公司自行买卖谈判的价格高出了3000多万。

    “对于一些确实缺乏经营能力、资不抵债的企业,我们会依法及时进行司法拍卖,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但在实践中,由于一些资产拍卖对买家资格审查和条件要求高,破产企业资产经常出现被贱卖或流拍的情况。”仙居法院执行局局长王华海介绍,为了最大程度保护债权人利益,同时为企业减轻债务,仙居法院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实现破产企业财产价值最大化。2018年以来,共拍卖厂房5套,成交金额1.12亿元,平均溢价率47.92%。

    最快速度为企业家服务

    “改革开放后,不少头脑活络的仙居人走出大山,到外省创业发展,不仅提高了仙居的知名度,也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法院该如何在公正公平执法的前提下,在执行过程中为这些仙居籍企业家排忧解难、快速高效地做好司法服务?这是我们法院干警在如何护航民营经济大讨论中思考的一个问题。”王华海说。

    仙居人冯某是贵州某市的浙江商会会长,在贵州有家铸造公司。2013年,该公司与潘某合伙在贵州采矿。后因合伙协议产生纠纷,当地法院判决冯某夫妻以及该公司返还潘某279万元。

    2018年10月,潘某到冯某的财产所在地仙居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依法查封了冯某夫妻名下的一间楼房,并严格落实执行“三个一律”要求,对冯某限制出入境、限制高消费。

    这下,让经常做“空中飞人”的冯某急得团团转。今年4月12日,被限制高消费的冯某坐客车赶回仙居,希望能与潘某达成和解。

    当天,本来打算外出执行的经办人官焕云了解情况后,立即放下手头工作主持调解。经过一上午的调解,双方最终签订了和解协议。下午4时,在收到冯某的执行款项后,执行干警兵分两路到公安局和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赶在周末前为冯某解除出入境限制和房产查封。

    第二天,买到飞机票的冯某匆匆赶回了贵州。

    在安徽经商的泮某,十多年前以两间五层楼房向银行抵押贷款20万元。后因无力偿还被银行诉至法院。双方达成和解,泮某分期偿还20万本金及4万多利息。

    然而,泮某在给付4万元后再没有继续履行义务。直到今年4月,生意越做越大的泮某主动到法院,想要消除“污点”了结此案。

    法院联系银行,这才发现银行早已将该笔债权转让给了外地某家国企,但该公司尚未来法院办理变更手续。时过境迁,银行的经办人员几经更迭,执行干警一时也无法联系到公司相关人员。

    此时,泮某急着回安徽处理生意,为了避免他再次奔波,执行人员马上联系仍是法定申请人的银行提供利息清单,在泮某付清全部本金和利息后,快速将该案执结。

    两天后,泮某就办完了全部手续,安心回到安徽。

    据悉,仙居法院全力为涉企执行案件和民营企业家开辟“绿色通道”,不论他们是申请执行人还是被执行人,只要其需求合理,仙居法院都尽力满足。特别是对一些在外经商的企业家,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最大限度缩短执行周期,加快执结进度,方便企业家办事,为企业发展提供“加速度”。

来源:人民法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