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盛新闻  >  新闻详情
品盛新闻 新闻速递
阿坝:“四圈四同”护航青山绿水
2019年10月28日
阿坝:“四圈四同”护航青山绿水
 
本报记者 姜郑勇 本报通讯员 刘 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阿坝法院“四圈四同”环资审判工作推进会暨环境法治研究实践基地授牌仪式现场。 资料图片
巡回法庭到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一案案发地开庭。 资料图片
人民法庭巡回车来到景区展开普法宣传。 资料图片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素有“天然药库”“珍贵生物基因宝库”“旅游王国”之称,是成都平原及长江、黄河上游的“绿色生态屏障”,同时也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阿坝境内的生态环境,关系到长江、黄河流域附近人民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阿坝两级法院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落实生态建设战略部署,着力打造“四圈四同”环资司法品牌,护航阿坝青山绿水。

 引专家 打造“四圈四同”

 “四圈四同”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结合当地特点,创新提出的一项环资审判理念。今年3月,阿坝法院在结合地区实际、广泛征求意见后,制定了《为全州“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提供司法服务保障的实施意见》,首次明确了“四圈四同”的内涵和要求。“四圈”即环境资源审判提高认识共识圈、创新措施保障圈、半小时纠纷解决圈、部门联动共建圈,“四同”即“线上+线下”同时间、“台上+台下”同地点、“节前+节后”同形式、“同心+同力”同内容。借“圈”与“同”和谐共生之力,共同维护藏区自然资源生命力,为阿坝绿色生态保驾护航。

 四川省人大代表李进表示,阿坝中院结合地区实际,出台《为全州“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提供司法服务保障的实施意见》,打造“四圈四同”环资审判品牌,是对阿坝环境资源审判机制创造性地构建,是环境资源审判领域打破藩篱、解决顽疾、标本兼治的有效探索,将极大提升全社会环保法治意识,为阿坝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司法保障。

 今年5月15日,“四圈四同”环资审判工作推进会暨环境法治研究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阿坝举行。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树江在推进会上对“四圈四同”环资审判工作表示肯定。会上,四川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白宗钊,四川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吴越等7位环境法学专家受邀成为“四圈四同”环资品牌创建顾问,为阿坝法院环资审判工作坐诊把脉。“我们将在证据采集固定、损害鉴定评估、环境资源修复评价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发挥在审判环境资源重大疑难案件中的指导作用,为阿坝法院解决环境资源审判中的专业技术问题提供智力支持。”揭牌仪式后,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阳露昭教授充满信心地说到。

 创建专门智库只是阿坝法院护航绿色生态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阿坝法院把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建设作为破题的切入点,搭建了完整的环境审判组织架构。

 按照“均衡设立、兼顾重点、全域覆盖”原则,阿坝法院均已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对环境资源案件实行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归口审理。在各基层法院13个环境资源庭,56个人民法庭、景区景点旅游巡回法庭、法官工作室等基础上,新增5个巡回审判点,共74个点位全覆盖阿坝州全部A级景区和景点、生态保护区林区库区矿区保护区。培养、选拔既精通法律专业知识又懂双语,既善于审理案件又善于理论研究的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环境资源审判团队。每个基层法院配备1至2台巡回审判车,着力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探索建立智慧环资法庭,推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互联网+”服务,开通微信公众号和建立诉讼APP直通车平台,推行四川法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直接办理和就近到基层法院通过四川法院司法协作系统协作办理的跨域立案诉讼服务模式,方便当事人。

 聚合力 打响“四圈四同”

 “我确实错了,我不上诉。”被告人郎某某连续三次在庭审中说。查沟寺住持僧人郎某某为修建寺庙厨房,在未取得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盗伐林木。由于郎某某在当地群众中有较高声望,当地群众曾一度聚集向县委县政府请愿。面对压力,办案法官始终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摆在第一位,告知群众法律面前任何人都没有特殊性,即使是德高望重的寺庙僧人,只要触犯了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在法院协调相关部门给予群众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后,请愿群众认识到盗伐林木的危害性和违法性。“做梦也没想到,因为没有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砍掉这些树也是犯法。”旁听群众泽某某在庭审后说道。

 被告人郎某某也认识到其行为对森林资源造成的危害后果,并认真按判决内容在当地补植复绿基地进行云杉幼苗补植。该案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中国庭审公开网上的直播点击率达14.6万人次,同时被收录到四川省环资审判2019年度典型案例,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

 近年来,在重拳打击破坏环境资源违法犯罪的基础上,阿坝法院主动作为,把修复、预防摆在环境司法理念的重要位置。据统计,2016年以来,阿坝法院共受理环资案件1046起,其中涉刑事案件164件,涉民事案件836件,涉行政及非诉执行案件46件。

 环境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如何从源头上防止环境破坏也是阿坝法院一直探索的问题。

 2019年4月26日,阿坝县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在阿坝县藏汉双语中学公开开庭审理一起环境资源刑事案件。周某某在阿坝县建材市场购买钢丝,并在何某某家中一起制作了70个钢丝套,准备在柯河乡非法猎捕林麝。在成功捕获一只雄性林麝后,何某某用刀取下麝香,以8500元的价格出售给蒲某某,三人在连夜赶回县城时被森林公安抓获。经鉴定,被猎杀的林麝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经过两小时庭审,阿坝县法院依法当庭作出一审判决,何某某和周某某犯非法狩猎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被告蒲某某犯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今天的庭审,法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用一种很具体直观的方式让我深刻了解了猎杀珍贵野生动物的违法性和危害性,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引以为戒,通过今天这生动的一课,我不仅要做环保的实践者,我还要做环保的宣传者,回家后我要把所学、所知、所感告诉父母,大家一起保护生态环境,守护我们的家园。”庭后,学生卓玛说。

 充分发挥每一场庭审的作用,以案释法帮助群众树立环保意识。正是出于这一理念,阿坝法院积极开展巡回审判。为防止当地农牧民因不懂法而破坏生态环境,阿坝环资审判工作坚持法治服务“四同时”,打造了结合不同区域文化和习俗的环资法治宣传品牌。

 每当辖区县(市)展开特色文化旅游节,法官们便深入自然保护区,走进藏寨羌乡开展同时间、同地点、同形式、同内容的巡回普法宣传。通过案例讲解、张贴海报、图片展示、发放宣传手册、提供法律咨询等形式,引导广大农牧民提升环保法律意识,积极参与环境资源保护。

 金川县人民法院以第六届古树梨花节为契机,全方位宣传环境保护法律知识和法律常识及各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向游客讲解法律常识,对游客提出的有关民事诉讼、执行程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形成了9期“金川古树梨花节”专刊。

 以“五一”小长假为开端,13个县市法院争先开展以“全域生态旅游,法治相伴同行”为主题的法定假期“四同”宣传工作。汶川县人民法院在其所辖的映秀等三个重点旅游乡镇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小金县人民法院的“法官志愿者小红帽”在四姑娘山景区携手四姑娘山管理局开展送法进景区活动;松潘县人民法院在黄龙景区开展宣传活动,由若尔盖双语宣讲队入花湖等辖区旅游沿线开展宣传活动。

 今年的世界环境日,理县人民法院以采摘大樱桃体验活动为契机,通过群口快板的方式参与县环境资源保护宣传活动;金川法院借力儿童节,利用学校儿童节文娱活动平台,开展法官法制宣讲课;汶川法院举行了绵虒、映秀、漩口、卧龙四个基层人民法庭“环资旅游巡回法庭”集中挂牌仪式;松潘县、红原县等地法院利用巡回审判车、“马背宣讲团”,播放音频、视频,发放宣传手册,以案说法,进景区、进寺庙、去街头、到牧区等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小金法院利用传统朝山会,邀请县政法委等多部门联合签订“加强环境保护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合作备忘录”……

 一张张具有阿坝片区特色的环资法治宣传品牌,在全州形成百花齐放之势,也奏响了阿坝全州环资审判的动人旋律。

 重落实 优化“四圈四同”

 今年7月,在四川省依法治省办公室拟联合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共同编制的《法治蓝皮书·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2020)》中,阿坝中院《打造“四圈四同”环境资源司法品牌,探索生态保护和全域旅游司法阿坝模式》为全州唯一入选课题,这也是阿坝法院选题首次入选法治蓝皮书。下一步,阿坝法院将继续认真按照阿坝州委“一州两区三家园”建设战略部署,贯彻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坚持党委中心工作安排到哪里,法院法治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不断优化“四圈四同”,为全州“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提供司法服务保障。

 阿坝法院注意总结梳理“5·12汶川地震”“8·8九寨地震”“6·24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中各类纠纷审判经验,利用旅游环保法庭全面服务汶川和九寨沟等生态环境修复和重建工作。

 针对阿坝生态环境建设脆弱的现状,阿坝法院严厉打击涉非法盗伐林木、非法猎捕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过度放牧致草原沙化等犯罪行为,坚持恢复性司法理念,妥善处理因水、矿产等自然资源引发的刑事、民事和行政纠纷,在多数人侵权、污染环境等方面进行裁判规则有益探索。

 同时,阿坝法院还利用景区巡回审判点、旅游巡回法庭等,为打造“川西北旅游文化经济带”和建成“藏羌文化产业走廊”提供法治支持。妥善审理涉自然资源的高速公路、铁路等建设工程施工案件,保障全州生命保障线和文旅发展线的畅通。